【臺灣觀光的體驗工程】2.jpg

 

<<人氣TOP20文章>>

 

引言:

如果要說這次疫情對臺灣觀光最大改變,應是衰退的國旅盼到重生!

 

世界旅遊組織(UNWTO)預估,疫情影響全球旅客將減少三分之一,從14億掉到10億人次。全球都在疫情與經濟的天秤兩端拉扯,而不論是「旅行泡泡」、「開放國境」、「免疫護照」甚或「數位綠碼」…在資訊不透明的必然下,每種策略的執行都經不起再一例的確診與問責,因此全球觀光業的任何振興嘗試,都像臨深淵履薄冰...而在有效疫苗問世前,這將會是觀光業的日常。

 

所以,看到旅行社調撥一半人力,從國際觀光改做國旅時,挑動筆者神經的不是「轉國旅」,而是好奇另一半固守陣地人力的KPI將如何達成當全球觀光因為疫情面臨「反國際化」海嘯時,「自掃門前雪」竟變成一種無奈的美德。因此,國境、在地、深度、體驗旅行將成王道,而連年衰退的國旅也意外獲得一次重生!不過,假如要預估這次重生保鮮期多長?沒錯,就是有效疫苗問世時。如果,我們不能及時完成國旅體質的強化工程…

 

臺灣國旅景點「一賣30年」已不是新聞,國內某大型入境旅行社老闆,就直接點名日月潭、阿里山及墾丁,過去20年看不到新商品,自己都不想再去怎賣客人…某位專營出境旅行社的理事長,帶領公會數百位業者全球拚商機,竟到卸任前沒去過花東…臺灣國旅長期在這光怪陸離的主客觀條件下,衰退只是必然! 回顧這幾年,只要看到秘境曝光就塞爆的現象證明,臺灣的國旅觀光不乏拚勁、不缺行銷,缺的只是有競爭力的新鮮貨。

 

2016年,交通部提出「體驗觀光‧點亮村落」計畫,希望觀光發展重質不重量,期盼觀光客放慢腳步,感受臺灣各地的人情與溫度。而在「體驗觀光」已然成為全球趨勢下,臺灣發展「體驗觀光」究竟如何著手?臺灣「體驗觀光」市場的機會與挑戰在哪裡?「體驗觀光點亮村落」計畫,與之前的「社區營造」或目前正夯的「地方創生」有何差異?

 

因此,本期論壇我們規劃了「臺灣觀光的體驗工程」主題,從體驗旅行的工程盤點,也從開發國旅新商品角度出發,沿著全線剛剛通車的「台61線幸福公路」,我們實地探訪擁有「沙洲濕地」自然景觀以及「鹽山漁港」人文歷史的臺灣西海岸,在論壇意見領袖的觀點外,我們也聆聽在地業者的現身說法,他們某種程度代表了,臺灣「體驗觀光」的不同面向,從單一業者的單一體驗商品,到單一業者衍生的多樣商品,到單一業者集結多家業者的多樣商品,體驗內容從生態教育、農事體驗、漁村巡禮到文化饗宴,既拋磚引玉也分享經驗,希望對臺灣「體驗觀光」的發展有所幫助。#論壇召集人吳明駿

鹽田夕照.jpg

(記者孫于茜、楊雅琪編輯/楊琮霖攝影)

 

 

與談貴賓(按姓氏排列)

1.告別傳統到此一遊  國旅觀光深度體驗將成主流

(蘇衍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教授)

2.走馬看花轉定點深度 創新國內旅遊產品是關鍵

(賴子敬/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助理教授)

3.體驗觀光點亮村落  助社區前進地方創生商業模式

(蔡仕霖/台南苑璟環境整合工坊負責人)

4.體驗觀光三大挑戰  人力老化偏鄉交通及法規鬆綁

(蔡云姍/雲林金湖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經理)

5.只要政府願推不同旅遊商品 臺灣景點玩不完

(蔡恭和/嘉義鰲鼓溼地生態協會總幹事)

6.農村農夫農產漁村漁夫漁產  旅行型態應該改了

(楊琮霖/金龍永盛旅行社總經理)

7.臺灣體驗觀光多元超乎想像  只缺完整資源盤點

(陳俊安/台南市前觀光旅遊局長)

8.大眾運輸無縫接軌  體驗觀光成敗最後一里路

(吳忠宏/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授)

 

 

 

論述全文(按姓氏排列)

告別傳統到此一遊  國旅觀光深度體驗將成主流

(蘇衍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教授)

有別於一味追求「到此一遊」的傳統觀光,強調更深度在地文化體驗的體驗觀光或體驗式旅遊,是台灣未來應該推動的旅遊方式。近年來,台灣消費者的心理已日漸成熟。更多知識型消費者,非常願意尋找旅遊內涵,追求旅遊個性化。許多年輕人更在意旅遊主題性,喜歡體驗本土文化的深度旅遊。在全家及親子旅遊需求日益增多之趨勢下,讓旅遊者能更深層次的感受旅遊消費的每一個細節,體會旅遊產品的內涵和魅力,體驗式旅遊應有不錯前景。

 

國外的體驗式旅遊有許多值得借鏡的成功案例。我親身體驗過的美國大峽谷鐵道旅遊 ,至今仍讓我印象深刻回味無窮。有別於一般搭巴士或自駕車的方式體驗大峽谷的自然景觀,這條全程104.6公里的大峽谷鐵道,行車時間約二小時。從66號公路上的威廉斯鎮(Williams)出發,出發前,由一場牛仔與警長交手的搞笑槍戰炒熱氣氛。出發時穿著西部古裝的站長及工作人員列隊歡送,列車行進間則有導遊介紹鐵道歷史及沿路自然景觀,亦穿插樂手表演西部風旋律吉他或手風琴。最精彩的莫過於特意安排的火車搶劫實境秀,蒙面牛仔手持左輪手槍騎馬從灌木叢間奔出追上火車,在行進的一節節車廂內搶劫,乘客也樂於配合演出,紛紛掏出口袋的物品當保費,這塲火車搶劫秀的體驗至今仍令我及家人驚喜難忘津津樂道。大峽谷鐵道的體驗式旅遊設計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台灣要發展體驗觀光,可從影視行銷方面著手,今年新冠肺炎衝擊全球觀光,各國人民暫停旅遊活動,在家觀看電視電影的機會大增,如果能夠在電視劇、電影和綜藝節目中植入台灣美食美景、生活方式等塲景,恢復正常生活後應可帶動國人或國外旅客來參觀體驗一批影視劇拍攝點。

 

周杰倫電影「不能説的秘密」今年第三度在南韓上映,電影的拍攝地點淡水儼然成為近年來南韓觀光客來台旅遊的熱門景點就是成功例證。另外公視戲劇「天橋上的魔術師」美術指導團隊在汐止成功還原80年代中華商塲的片塲掀起熱議,未演先轟動。片塲神還原中華商塲一樓至三樓50間店面住家,將來開放參觀時一定成為民衆熱門的打卡景點,讓當年的商家、居民及曾經造訪的民眾有機會再次體驗當年的情境,重溫美好的時光。

 

因此,未來在設計體驗觀光時,一定要譲遊客感受到個性化的特性,滿足求新求異或懷舊的心理,注重參與性,通過旅遊者的參與和互動活動,強調旅遊者的角色模仿和參與,更加全身心的投入旅遊活動,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即使是同一旅遊路線,經過不同的個性化設計,也能營造不同的體驗。#

 

 

走馬看花轉定點深度 創新國內旅遊產品是關鍵

(賴子敬/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助理教授)

交通部觀光局擬定Tourism2020—臺灣永續觀光發展方案,其中五大策略之一,乃是推廣體驗觀光,強調營造感動體驗,啟動永續旅遊主軸,訴求深度旅遊與在地生活。觀察國人從事觀光旅遊活動的習慣與型態已經從過去「多點」、「走馬看花」轉成「定點」、「深度」。

 

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國人2018年在國內旅遊總旅次,已經提高到171,090,000旅次,而2018來臺觀光旅客人次亦突破千萬,如何吸引國際旅客與國人願意持續重遊,不斷開發「創新創意國內旅遊產品」是最重要的作法之一。而旅遊最重要的元素,即是目的地獨特的自然及文化資源,結合在地多元資源的規劃,讓旅客可以長時間停留以及親身參與的活動是必要的,如此才能讓旅客深刻探究,在地文化並深化其經驗與價值。

 

在「創新創意國內旅遊產品」上,政府應主動協助地方開發具獨特性的資源,突顯其差異有別的區域資源與文化脈絡,並導入觀光活動與商品的包裝,提供遊客深度體驗,進一步形塑其觀光旅遊品牌與特色,例如:阿里山體驗部落文化與茶葉栽種品茗、蘭嶼海島民族文化與海洋體驗等,均是臺灣在國際上獨一無二的『品牌旅遊活動』。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際,臺灣是國際防疫模範生,不僅守住國內生活環境,也守住國內旅遊發展及入出境觀光生機。此刻,再次建議政府必要之務,應加速整備觀光接待環境與資源,塑造地方區域旅遊亮點,鼓勵並資助地方與旅遊業者,共同合作規劃具國際特色的旅遊商品,提升旅遊接待服務品質能臻於國際水準。臺灣是何等美麗的魅力島國,還有很多具世界性、獨特性的品牌旅遊活動值得一再重遊,透過國際宣傳與事件行銷,當可在國際疫情解封之後,能更加吸引國際旅客入境觀光體驗。#

 

 

體驗觀光點亮村落  助社區前進地方創生商業模式

(蔡仕霖/台南苑璟環境整合工坊負責人)

台灣有豐富的地形地貌,多元文化背景,交織出台灣每塊土地豐富且多樣性高的在地魅力。透過發展體驗觀光,讓昔時僅止步於走馬看花式的遊憩體驗,進一步的深入在地,讓遊客從旁觀者的角度,成為參與者,與在地生態、生產、生活產生互動,進而產生連結、共鳴與品牌信任。相對的,體驗觀光也讓各地方組織重新構思,如何真實地檢視自身土地的價值、文化的獨特,不再汲汲營營從眾表象式的、曇花一現式的觀光熱度,而是穩扎穩打的逐步盤點、經過設計產生模式營運,讓更多在地的美好得到重視、保存以及發展。

 

至於 「體驗觀光‧點亮村落」計畫與地方創生或社區營造的比較?筆者認為原社區營造的腳步,主要是希望凝聚在地共識,讓社區人參與公共事務,然而地方擾動的主要動能,來自於社區非營利組織帶領的志工體系,燃燒自身熱忱,為地方貢獻心力。但是在地志工並非源源不絕,奉獻的熱忱也會隨著來自於各方,不同的聲音而漸漸冷卻,如何對於在地有意識、有目標的持續營造達到永續營運的目標,則由地方創生的新思維承襲接棒。地方創生的開始,讓社區營造突破了既有的框架,在永續營運的基礎上,地方思考的不再是每年伸手政府要補助案,轉而將政府的補助視為一種投資,架構出可以永續營運的模式。要達到永續營運的模式,則需要討論模式的商業架構,產生在地的經濟,進而發展更多的地方支持網,例如社區銀髮長者的照護網、孩童的課輔教育網…等,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回到地方落腳生根。地方創生在台灣各地皆有相當成功的營運模式產生,各個集結在地優勢以及特色進行發展,成功創造地方的商業模式建構在地經濟體,其中「體驗觀光‧點亮村落」計畫便是可以幫助社區前進地方創生的商業模式。

 

台灣發展「體驗觀光」應如何著手?也許可以透過筆者與在地夥伴們,在將軍社區經營的地利小食公益餐廳做例子。地利小食英文全名是Delicious collection in Jiangjyun,意思是希望地利小食,成為集結所有將軍美好的所在。餐廳以將軍地區,蘆筍下腳料熬製的蘆筍鍋物為主打,透過結合田間體驗與在地青年農友連結,將旅客帶到農田採收蘆筍,串連產地到餐桌。結合在地的特色景點與活動,地利小食常態性的套裝小旅行,有農食旅、漁食旅、藝食旅三條線。除此之外,更有當季限定的遊程,如立夏約定。獨木舟體驗、路亞釣魚主題、快閃農隊、小寶被…等。發展將軍地區的體驗觀光,對內,透過不斷的與土地對話,重新解讀地方的事物,找到重新詮釋的切入角度,與在地合作設計遊程體驗。對外,我們與遊客共同討論,以發展至今多樣化的遊程體驗,組合出最符合前來旅客口味的客製化遊程,多元有彈性的組合,呈現將軍多樣化魅力,更可以讓遊客願意一次次的重新回到將軍,體驗更多不同的美好。與大型觀光遊憩景點的不同,我們致力於在地細細扎根所產生的遊程體驗,充滿在地性、人情味以及生活感,且具有質感的客製化行程。卻也會在如何更廣泛的讓台灣的市場被看見而憂心困擾,作為新萌芽的地方型組織團隊,僅能夠透過自身的能量,慢慢的茁壯得到注意,更期盼有志一同,推廣在地體驗觀光的組織及旅遊業者,能夠共同支持與合作,讓地方性的體驗觀光經濟,能夠持續在地營運下去。

 

台灣目前防疫的成效卓越,安全的國內環境,促進國內旅行的意願提升。除了大型的觀光節點(例如阿里山、墾丁、日月潭…等),更需要有眾多台灣各地具有教育性、獨特性、休閒性…等等的體驗式觀光行程,進入市場機制提供選擇。此外,透過台灣各地的體驗觀光得到重視,將小眾市場變成大眾市場,在地經濟有機會啟動,亦可以促進更多年輕人願意返鄉,打造更多屬於台灣的地方創生成功經驗。#

 

 

體驗觀光三大挑戰  人力老化偏鄉交通及法規鬆綁

 (蔡云姍/雲林金湖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經理)

台灣的體驗觀光,可呈現農村深度在地生活及人文,而非短時間的走馬看花。必須透過有溫度的接待,讓人留下深刻印象,才會有觀光客回流的機會。像平常都只吃到蚵的鮮美,卻很少人知道養蚵需面臨氣候挑戰,或大太陽下採收的辛苦過程。因此,我們會安排遊客下午到漁港等蚵船回來,參與漁獲的上岸到親自體驗剖蚵、料理到美食上桌等一系列的食農教育,也讓遊客了解養蚵人家的辛苦過程。或透過「摸蜊仔兼洗褲」活動,讓遊客除了在蛤貝體驗區下水摸蜆、喝養生湯後,將食用過後的蛤殼透過蛤貝工藝,親手製作小夜燈等貝殼藝術作品。或到美生菜農場或菇菇農場等農村體驗,這些都是相當受到國內外遊客歡迎的農村體驗行程,而非只是走馬看花的觀光旅遊。

 

台灣最早期的社區營造,包含了地方的基礎建設,及農村人力的再生培根計畫。一個地方要發展,沒有這些人就無法推動這些事。發展觀光是希望帶進人流,但也需透過在地人才的培育,建立服務的SOP,才能服務進來的遊客。如果服務不好,來一次就不願再來了。觀光局4年前開始推體驗觀光,但其實基礎的環境營造及人力培訓,我們是從民國94年就開始做了。雲林口湖遊客中心,目前服務對象甚至擴及身障智障者,讓他們能走進農村,透過五感體驗,像是眼睛看不見,還是可透過味覺、嗅覺、聽覺、觸覺等,親自體驗農村生活的行程。而地方創生計畫,就是國家投資,相對地方也要提供龐大的經費投資,同時要提供很多就業機會,讓我們覺得這是有錢人才能做的事,而非小農能做到的。所以,一開始國發會的地方創生,都是找馬上可以看到成果的,例如口湖是以養台灣鯛的企業為主,因為台灣鯛有一定的量能,但在雲林看到地方創生也僅限台灣鯛,看不到其他的地方創生。

 

台灣目前發展體驗觀光的困難在於,地方人力老化、偏鄉交通不便及土地法規需鬆綁等問題。體驗觀光除了服務人力要夠,還包含環境安全等問題,尤其農村面臨人口老化,沒有體力做這些事,而中高齡也不敢退,因此必須鼓勵青年回流。我常跟年輕人分享,推動農村的體驗觀光,須保持熱情,而且是很有意義的事。而農漁村偏鄉的交通也是問題,目前台61全線開通,對自行開車族群相當方便,但搭客運則要好久才一班,光等車就浪費許多時間,因此,我都建議背包客搭車到嘉義車站後租機車旅遊。像雲林濱海線的台灣好行只從北港、虎尾到斗六,其實斗六到雲林口湖也只差15公里,但地方政府因考量目前人流太少,因此無法開設,但事實是,你不開發接駁系統,人流如何進來?在法規的限制上,例如海洋牧場需取得合法法源才能接待客人,但實際上是許多人喜歡在魚塭,直接體驗後就現地吃蚵烤蚵,但因土地使用項目等問題,像無法蓋廁所或無法申請合法休閒漁場,一直被檢舉而無法繼續經營,這些都是發展農村體驗經濟的限制。

 

發展體驗經濟到底要賣甚麼?我去年服務一位漸凍人,因他的生命時間所剩不多,這有可能是唯一能為他服務的機會,我們為他安排兩天一夜,體驗玩山玩海的行程。兒子為了陪伴漸凍人爸爸完成旅程,特別從美國回來,我自己感覺這已跟賺多少錢沒關係了,而是幫一個家庭完成夢想。也因為這是帶有情感的,因此,在無障礙旅遊方面,一直有人持續不斷地跟我們合作。像我們在發展觀光上,旅行社只會看到這行程是否有利可圖,卻看不到這行程是否有溫度,是很令人覺得受傷的。深度的體驗觀光,可呈現台灣最在地的農村生活及人文風情,從生產過到品味餐桌上美食佳餚,透過體驗觀光後了解這些過程,需要政府政策支持,業者也願意花時間經營,農村更能創造在地直銷的機會。#

 

 

只要政府願推不同旅遊商品 台灣景點玩不完

(蔡恭和/嘉義鰲鼓溼地生態協會總幹事)

談到體驗觀光,讓我想到泰國的廚藝體驗,過去印象中,泰國很落後,但觀光發展卻令人驚訝。台灣農業休閒發展協會準備推動農村廚房時,我們到泰國考察當地的廚藝學校,不但相當成熟,國外旅客也很多,比較起來台灣反而慢了一大步。台灣的農村廚房推動是結合休閒農場,主要是結合當地的農村體驗,透過實際的採摘、農村的解說,讓遊客親自動手,做出三道菜色。主要是以8-16人的小團體,每位費用約在600-2000元間,屬於較精緻高端的體驗行程,透過市場的採買或實際的農村生活體驗,真正認識台灣的人文,很適合推國際遊客。疫情後,其實推動都轉向國內遊客,也較適合有住宿、需要提供更多元旅遊選擇的休閒農場去推動。

 

像我自己的向禾休閒漁場就比較著重於漁業體驗,切入點不大一樣。我們從早期的蚵貝藝術DIY教學,轉向遊覽車的團客解說,到現在是結合鰲鼓溼地解說到園區的漁業活動體驗。其實,許多農業觀光經營都是從解說員開始做起,到後來的賣餐、提供住宿等完整的觀光服務提供。

 

目前發展觀光體驗旅遊,農業轉型發展觀光最大的問題就是許可證申請不易的問題。像我們附近的魚場,因有部分土地屬國有財產局,而無法申請成為合法的休閒農場,或是申請許可證過程中,需要花費很多經費,導致市場上合法的休閒漁場很少,而無法正常經營推廣,只能克難經營。鄉鎮要做觀光,常因政黨輪替導致政策無法延續,總會不斷重來。舉例,地方如重視觀光發展,總會想從基本的解說員培訓開始,但下任換人做,又往往重複性地從解說員培訓開始,常上課這件事對業者來說雖然不錯,但也無法有延續性的對策,導致觀光政策不斷在原地繞圈圈。

 

而台灣業者遇到賺錢行業,就會有一窩蜂現象。舉例,我的漁場有四種活動,我的鄰居也開了休閒漁場,提供的活動也跟我一樣,因此,我才會發展出以海盜村為主題,做出差異性,並提供好的服務,設計有趣的活動,更在意每次客人在某些點的笑聲互動差異,提供有溫度的服務,讓客人願意回流,才脫離初期的價格競爭。

 

早期漁場都提供划船、釣魚,在船的部分,我就利用廢棄物或海貝做成海盜船的意象,有主題也有故事可說,另外,也因同業模仿,我們也申請通過環境教育認證,從拿很多吃很多,很適合阿公阿嬤的傳統旅遊方式,延伸到學校的戶外教學,我們透過遊戲設計及教具結合遊程,讓學生在戶外,不用坐在教室就可學習。去年底我們也參加台灣休閒農業推動的農場特色旅遊評鑑,每個農場評鑑出的特色不同,吸引到的遊客群也完全不同。

 

疫情過後,仍將有一段時間是不能出國遊玩的,而網路上也開始有人不斷在LINEIG等平台,放上台灣各地的景點,有很多是類似日本竹林場景照片都非常美,由此可見,台灣其實有很多美景,只是曝光不夠或大家不知道,但只要政府願意推廣不同的旅遊商品,台灣很多景點玩不完。像是早期嘉義東石,給人的印象就只有漁人碼頭,我們也開始結合像是余順發花生工廠、各式漁場觀光體驗等,呈現有別於傳統的旅遊路線,提供給遊客更多元的選擇,期待暑假迎來國旅的人數成長與爆發。#

 

 

農村農夫農產漁村漁夫漁產  旅行型態應該改了

(楊琮霖/金龍永盛旅行社總經理)

車行台61線快速公路中部雲嘉南路段,放眼望去,沒有大城市中林立的高樓大廈,也沒有車流不息的壓迫感,路的兩旁只有散落四處的民居群聚,更多的是綠鬱的農田和泛著粼粼陽光的塩田,定速下打開車窗迎著海風,空氣裡有著不遠處台灣海峽飄來的淡淡塩水味,剎那間讓人感受到舒暢和放鬆。

 

農村農夫農產、漁村漁夫漁產,是嘉南平原和台灣西南海岸的標準景緻,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隱藏在產業中各種職人的辛勤努力,在歷朝歷代的巨輪轉動之下,堆疊出現代不少耐人尋味的人文演變和精彩可期的觀光資源,諸如潟湖,候鳥,夕陽,塩田,宗教,村落,不變的是純樸的人情味,以及先人血汗開墾的基因和堅持。

 

體驗觀光,絕非到此一遊,蜻蜓點水,簡單打卡,但却不帶走一片雲彩,就連脚印都沒有深留,完全沒有任何旅行中,「食、育、住、行、遊、購、娛」的樂趣和美好回憶?更難以真正體會「食當季,玩在地,享生活,品人生」安心旅遊的意義。該是改變旅行的型態了,尤其疫情稍緩的現在,也是「拼經濟」的開始,讓我們走出家門,到山水之間,田野之際,透過五感的細胞傳遞,伴著迷人故事的絲絲解說,領受和豊富旅行的點滴吧。

 

尤其濱海偏鄉不僅僅是期盼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帶來生機,更多的是離鄉背井的年輕人願意返回童年的故鄉打拼,將滿腔的理想與這塊土地上原有的人、事、物做良善的溝通、結合並配合有關單位或觀光產業來共同發展,創造商機,除希藉此提升農漁民的生活品質外,亦祈能讓遊客能經由體驗、吸收、學習到當地人真正苦幹實幹的精神。「遊玩」原來可以更深層的具有教育性、知識性、延續性和紀念性。

 

因此不論是國民旅遊或者來自世界各國的入境旅遊,如果旅行社業者的遊程安排仍然讓遊客停留在走馬看花似的,吃吃喝喝,拍拍照打個卡,對旅遊目的地最終僅留下淺層且糢糊的旅遊印象,無法在個人的腦海中保存永遠又美好的深層記憶的話,那或許是在旅行中,觀光業者沒有認真帶領遊客融入和認識在台灣這塊寶地上一直努力生活的人、事、物種種,更可惜的是沒有去探索和品味在各行各業中,蘊藏著一群為台灣發展而貢獻心血,創造奇蹟的產業文化和打拼精神的人。

 

慶幸有識者和主管機關等,近年來也力推「體驗觀光」,希望經由遊客親身體會在遊程中所安排的各項活動,諸如走進觀光工廠動手做,走入農漁村的場域,呼吸空氣中的泥土或海水的味道,爬上高山百岳欣賞雲海和森林之美,或者讚嘆來自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妙,以及台灣離島獨特的景緻等等,讓國內外遊客因這趟不一樣的旅行,而增添生活的色彩。#

 

 

台灣體驗觀光多元超乎想像  只缺完整資源盤點

(陳俊安/台南市前觀光旅遊局長)

「體驗觀光」主要以「體驗」為出發點,讓遊客透過各種體驗互動,例如活動參與、手動製作、文化藝術、教育學習、餐飲、冒險或娛樂等,以滿足五感需求,在過程中並擁有感動或體驗價值,藉此帶動該產業的體驗經濟,跟傳統的旅遊商品消費確實有所差異。因此,「體驗觀光」就是讓遊客感動的觀光,就是「感動觀光」。

 

我認為目前台灣現有的體驗觀光有幾個常見類型:1.歷史文化體驗(如城市散步解說)2.水域及冒險體驗(如獨木舟/滑翔翼/攀岩/浮潛)3.自然及生態體驗(如遊潟湖/登山/賞鳥)4.鄉村旅遊體驗(如摸蛤仔/拔蘿蔔)5.藝術及文化創意體驗(如博物館解說互動/3D列印製作)6.產業製造體驗(如各觀光工廠手做)7.飲食文化體驗(如採集烹煮)等。這些項目包括長達數日的山林訓練體驗,也可以是半小時的產品手作。因此,台灣現有的體驗觀光項目其實已經有很多,都是具有創造體驗經濟價值的在地活動項目。

 

推動體驗觀光、地方創生或社區營造的共通核心議題就是:「找出地方獨特DNA」。其次,地方創生重視產業進駐和人才回流,才能真實帶動在地經濟的發展,體驗觀光可說是廣義地方創生範疇裡,相對活潑有趣的一個面向。從昔日(2016)交通部觀光局所操作的「體驗觀光‧點亮村落」實驗型政策來看,政策引導包裝小眾的精緻旅遊遊程,其成效往往只是短期的、無法擴散的,基本上就是透過旅行業,以政策資源推動社區型套裝活動,立意良好而效益有限。那麼發展「體驗觀光」應該如何著手呢?

 

透過檢視台灣現有體驗觀光的項目,我們可以說,1.台灣可發展的「體驗觀光」多元性將超過想像,只是缺乏完整的資源盤點;2.「體驗觀光」將真實帶動在地經濟,只是缺乏有效的輔導政策。我的看法是,發展「體驗觀光」的鐵三角分別是公部門(中央和地方觀光單位)、旅行業和在地體驗提供者(含社區/協會/產業經營者)

 

在觀光公部門部分,主要和旅行業合作進行短期套裝體驗遊程推廣,這有短期推展效果;長期來說,觀光行政單位應該採取新的做法:1.「資源盤點,建立體驗觀光項目平台」;2.「優化體驗,輔導體驗觀光經營者優化體驗內容」;3.「協助推廣,協助經營者定價、常態經營及市場推廣」。

 

在旅行業部分,一般性的團體旅遊還是大宗,因此對於觀光單位所推出的短期套裝遊程,旅行社主要還是業務配合推廣性質。就絕大多數旅行業者角度來看,趨利是產業的本質,會著重市場熟悉的套裝路線及景點,重點不在自行開發體驗觀光項目。若有完整的體驗觀光項目平台資訊,體驗項目鑲嵌入套裝遊程,包裝相對快速容易,也對在地經驗拓展更有效益。

 

在體驗項目提供者部分,即使體驗項目具有特色,往往受限於不熟悉觀光市場運作、未能瞭解團客或散客需求、不熟悉產品包裝標價、不知如何將體驗產品商業化等,致使體驗觀光項目或小遊程未能長期經營。如果未來能有觀光單位成立輔導推廣平台,對於台灣各地體驗觀光產品進入旅遊市場,進一步創造在地經濟,將有具體成效。

 

新冠肺炎的急速擴散,對全球觀光產業無疑造成史上最大衝擊。短期之內,國際遊客在跨國旅行受限下,台灣觀光產業內部仍須緊密依賴國旅市場的振興,更該在危機中思考如何優化觀光產業的體質。

 

觀光行政部門要振興觀光,要思考為旅行業者找出路、為地方觀光找出路,除了快速結合旅行業者推動套裝遊程外,應趁著觀光低潮期盤點及輔導轄區內重要體驗觀光資源,讓體驗項目提供者更能符合市場需求,讓散客也能安心出門旅遊,並感受不一樣的觀光體驗,共同創造體驗經濟。

 

在後疫情時期,「體驗觀光」是感動觀光,也是振興在地經濟的重要手段。我的看法是,公部門不只要做傳統的團客旅遊補助而已,若能透過盤點轄區內體驗觀光的項目資源,建立輔導媒合機制和平台,有效協助業者接軌旅遊業市場,將體驗觀光遊程套裝化、商業化,並強化這些單項行銷推廣,將有機會帶動一波波創意觀光的出現,將會是振興在地經濟的有效手法,也會是日後國際旅客重返台灣時的新行銷焦點。#

 

 

大眾運輸無縫接軌  體驗觀光成敗最後一里路

(吳忠宏/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授)

台灣之所以吸引人是在於它的精緻、包容與獨特,目前有許多景點已獲得國際著名旅遊雜誌或觀光組織票選為最佳的旅遊目的地,成功打開知名度。我們應該善用這種多元的魅力,創造一種精粹濃縮的美麗價值,透過客製化發展不同的旅遊套裝產品,吸引外國觀光客前來深度體驗台灣景色之真、人情之善、文化之美,是當前應該純化且深化的首要任務。台灣擁有的自然景觀令人讚嘆:珊瑚礁石海岸、火山熔岩地形、高山峽谷峭壁、雲海晚霞神木等;我們保存的文化史蹟令人嚮往:歷史建築老街、考古遺址聚落、傳統表演藝術、民俗工藝技法等,這些都值得細心規劃與審慎推廣。

 

體驗觀光(Experiential Tourism)或稱體驗旅遊(Experiential Travel),是一種沈浸式的深度旅遊形式,觀光客透過主動積極的作為,投入並體驗某個國家、城市或特定地區的歷史、人民、文化、飲食和環境,這種深入當地的旅遊形式,近年來蔚為風潮。事實上,體驗觀光是1985年首次被提出,與體驗教育、體驗經濟和體驗行銷的概念很類似。透過體驗觀光的活動,遊客可直接倘佯山川美景、欣賞建築風貌、吸收人文氣息、感受鄉土情懷,探尋歷史痕跡;例如利用雙輪與雙腳,深入大街小巷,走進秘境景點,藉由解說員訴說旅遊書上看不到的故事,而這故事正是在地的核心,也是景點的靈魂,建構起每個村落、每片風景的底蘊。當然,深度旅遊的落實取決於「最後一里路」,台灣很多優質具特色的觀光目的地都不容易到達,因此如何做到與大眾運輸工具無縫接軌,將影響觀光客的體驗感受!

 

民眾對客家文化、原民部落、農趣採果、漁遊體驗、戰地生活、美食小吃等,都需要深度慢遊、用心領略,才有體會;藉由特色的盤點與資源的整合,規劃在地化、獨特化與差異化的遊程,讓市場定位與產品區隔明顯化,徹底排除複製化的現象,才能孕育出特有的風貌與氣質。所謂的體驗,就是要有特色、有亮點、有區隔、有真實性、值得花錢、花時間、花心力前往去感受與觀賞,內容要能夠讓人新奇、驚艷、感動、意猶未盡、超乎想像!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對全球造成的衝擊,「觀光慘業」頓時現形,此時此刻,壓力滿溢的地球卻因此獲得久違的喘息,我們可趁此機會重新思考既有的觀光政策,該如何調整或修正,進而檢視具潛力的體驗觀光景點,藉由改善基礎設施,提升軟硬體設備,並鼓勵當地民眾一起投入共同參與,共創共存、共好、共榮的願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觀光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6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