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台鐵與觀光藍海】 人氣文章    

 <<人氣TOP20文章>>         

  張學郎

(記者孫于茜採訪整理) 學郎:「台鐵以眼前利益為優先考量是錯誤的。台鐵應該像商人做生意一樣,門開了,一定要先將櫥窗充實,讓遊客看到,進而刺激購買的慾望。但台鐵的心態是,一定要遊客先進來,等遊客多了,才開始試試看,這跟台灣要發展觀光的整個方向是不同。台鐵生意不好,我建議他們應該從觀光方面發展,但是台鐵某高層官員冷冷的回他一句「觀光他不懂!」。台鐵高層一昧只希望老百姓,多利用火車做為交通工具,但台鐵自身有無考慮到,就算只是一般的車廂改善、軟硬體服務等諸多問題,有沒有符合老百姓的需求? 

 

以下是張學郎先生(南投縣觀光鐵道文化協會理事長;從事觀光鐵道文化推廣20餘年;南投縣「火車好多節」重要推手;因為發起萬人簽名護鐵(集集線)運動成功,被南投縣兩任縣長,尊為「集集鐵道守護神」)的訪談: 

 

Q1:各國觀光客均看好台灣鐵道觀光資源,但成效不彰的原因? 

A1:主要是台鐵的經營心態上,都是以是否有錢賺為考量,有賺錢,二話不說就做,沒錢賺就不做,這跟馬總統及吳院長宣示,台灣要發展觀光的方向大不同。台鐵以眼前利益為優先考量是錯誤的。台鐵應該像商人做生意一樣,門開了,一定要先將櫥窗充實,讓遊客看到,進而刺激購買的慾望。但台鐵的心態是,一定要遊客先進來,等遊客多了,才開始試試看,這跟台灣要發展觀光的整個方向是不同。  

 

台鐵生意不好,我建議他們應該從觀光方面發展,但是台鐵某高層官員冷冷的回他一句「觀光他不懂!」。台鐵高層一昧只希望老百姓,多利用火車做為交通工具,但台鐵自身有無考慮到,就算只是一般的車廂改善、軟硬體服務等諸多問題,有沒有符合老百姓的需求?  

 

百年的台灣鐵路局,在經營心態上仍舊保守。像發展集集線等觀光鐵道,我就曾建議缺失要改善,以集集線南下北上車次來說,傳統認為北上路線較重要,班次密集,但我實際調查發現,二水北上南下人潮,往南部的買票旅客較多反而占2/3,這是因為,搭往中北部的交通工具方便,選擇性多,因此,我建議台鐵,不要一昧只注重往台中、彰化北上的車班,應增加往南部嘉義以南的車次,但台鐵人員,卻還是很懷疑並訝異這數據,事實上,從窗口賣票的趨勢,就可看出往南人次多。  

 

另外,我也跟台灣鐵路局的局長見過好多次面,之前不是說,阿里山鐵路要從林務局轉給台鐵去經營,當時,鐵路局局長第一句話,卻是「不要讓我虧損」!他沒想到讓我來做時,我要怎樣好好規畫觀光以及安全方面的計畫,而不只是單純賠不賠錢的短期利益考量。  

 

台鐵最大問題,就是政府讓他們自負盈虧,但是生財器具的火車廂卻還是政府買的。而探究連年虧損的原因,主要就是內部人事的問題,政府要求台鐵要開源節流,台鐵高層人員,首先想到的只是第一線人員太多,因此先砍基層人員,卻沒想到第一線,直接面對顧客的人砍太多,服務品質就降低了,反觀,坐領高薪的高官卻都不動,變成一群肥貓。  

 

其實,電子商務時代,像台鐵的運務處理,目前仍沿用日本時代,及過去的管理制度未曾改變,但現在電腦發達,為何不電腦化,並且大刀闊斧整併高層官員,精簡人事。 像我常到鐵路局辦公室,看到那麼多的高官,在走廊上走來走去的,心裡就想,怎麼在這裡也看到他們,那裡也看到他們? 

 

像台鐵有運務處、機務段以及工務段等單位,雖然業務上都是互相牽連,但是他們也都各自成為一個王國,每個處都有處長,官位都很大,做起事來,都只會講你這部門,應該怎樣怎樣因此,改革台鐵應從改善架構做起,才不會存在門戶之見,造成各部門互相牽制! 

 

Q2:針對台灣特殊的高山鐵路、環島鐵路及觀光列車經營建議是? 

A2:阿里山鐵路當初建造時,只為運輸木材,並沒為永久經營的安全考量,加上這幾年921地震、颱風等,造成地質流失的問題。但阿里山是全世界有名的高山鐵路之一,沿途經過三個不同林相,從熱帶林、暖帶林到寒帶林,因此,鐵路局應好好規劃這條觀光路線,要以很高興的心情去想,如何將高山鐵路經營得更好,不要只想到眼前利益。 

 

台灣鐵路有許多支線,風景非常好。像東港大鵬灣鐵道支線已拆掉,現在大鵬灣已成為風景區,如果當初不拆,這對鐵道營運會很好,因大鵬灣是日據時代水上飛機基地,當地有很多文化歷史生態去探究及發展。  

 

台灣鐵路在日據時代,最多的就是台糖鐵道、礦鐵、八仙山林鐵等,如果當時嘉南平原的糖鐵不拆,沿途的鄉村景色,都會很有觀光運輸的發展性,結果就是,「日本政府拼命蓋,國民政府拼命拆」。  

 

像高雄港支線也很可惜,如果發展「環高雄港觀光列車」,該有多好。這些都是因為鐵路局一碰到不賺錢,唯一考量就是拆掉,都從客貨運角度,卻沒從廣義的觀光角度來看。  

 

Q3:集集、內灣及平溪支線,外加三義舊山線如何全面轉型觀光鐵路? 

A3: 現階段台鐵推的遊輪式列車,因為縱貫線電氣化,而支線鐵路仍為柴油列車的原因,因此,遊輪式列車無法連結到支線,我建議,台鐵應積極研究,遊輪式列車與各支線連結的可行性,如此,像集集線的水里可到東埔、玉山等景點,可讓遊輪式列車的行程更豐富。 

 

做法是,可由集集線的二水做分界,將火車頭換成柴電車頭,並延伸月台長度20公尺,就可讓原來只能停靠五節車廂的月台,延伸為停靠6節車廂,未來,也可讓東部鐵路退下來的柴油列車,拿到集集支線使用。  

 

另外,平溪線的日本遊客很多,放天燈及當地老街也很有特色,當地有礦坑等文化,還可持續發揮,內灣線也慢慢發展地方特色,最主要都必須結合地方特色發展,像集集線也是,日前,日管處也將水里、車程、集集等地納入風管處範圍,這都是非常豐富的旅遊動線。 

 

Q4:北迴、花東及南迴鐵路各具特色,除假日疏運外,平日如何拼觀光? 

A4:南迴鐵路海岸線非常漂亮,如要發展鐵道旅遊,車廂硬體必須改善,可改成面對窗戶的椅子,讓遊客在車廂上看海岸美景,還可喝咖啡。  

 

像集集線的綠色隧道,政府還是要花經費改善,這是因為當初日本建設時,整個路線都是以台糖當初運甘蔗、木材的方式去考量,現在路況非常不好,鐵路局如有重視這條支線,部分地段應截彎取直,像名間地區的鐵道,坡度是千分之25,只要一碰到毛毛細雨,火車還是會下滑,這些都是發展觀光時必須改善的。同時,各支線都有其特色,鐵道旅遊主要就是看風景,所以像車輛上方,應改為透明的觀光車廂。 

 

Q5:分享世界知名的日本、瑞士經驗、東方特快車或最新的青藏鐵路模式? 

A5:日本民營化,他們的腦筋很好。例如有一個火車站,就讓貓來當貓站長,車站也蓋成貓型,做成貓眼。日本鐵道成功原因,台灣可以多去取經,就是他們很會利用特色,同時,媒體的報導宣傳也很重要,但我認為,最重要的還要台鐵的心態要改變,去改善軟硬體並精簡人事。  

 

另外,像溫哥華的太平洋鐵道,位於終點線的「最後一口釘」,也變成一個重要的景點,因為一口釘象徵整條鐵道的完成,當地也變得很漂亮。所以,地方特色很重要,像當地的美食、伴手禮等,都可納入。像日本當地的住屋,不一定豪華,但只要有故事來源,並去凸顯,大家都會想去看一看。  

 

台灣必須發展鐵道觀光,因台灣小島資源有限。以前台灣從農業立國,到後來的工業建國,過去因對觀光不重視,所以在觀光方面投資少,近年才知台灣必須要發展觀光,我認為,除地方特色外,許多建設仍要參考外國,台灣這方面的人才是比較欠缺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觀光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