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觀光與人工智慧 (交通部觀光署)  臺灣觀光與人工智慧 (133)

引言:

2024,全球觀光喜迎解封後蓬勃生機。而臺灣,除順利迎來新人新政新氣象外,繼台積電之後,臺灣續用AI科技引領全球目光,數位風潮再次將臺灣推向世界焦點。當然,我們更希望臺灣的觀光產業,也能藉由數位工具,掌控趨勢了解市場,進而開啟人工智慧的無限商機。

論壇133期,也是「第十屆臺灣觀光發展論壇」,前導熱身的雲端論壇,我們選擇「臺灣觀光與人工智慧」為主題,希望面臨「缺客」及「缺工」困境的臺灣觀光產業,能因為人工智慧所帶動的數位變革獲得救贖。

本期論壇我們將從:臺灣觀光與人工智慧運用結合的看法開始分享;旅宿業導入人工智慧操作建議;觀光業如何運用數位足跡,看見趨勢開啟商機;觀光相關產業導入人工智慧成功案例,以及政府部門如何輔導觀光業導入人工智慧等,與各位一同探討。衷心期盼這些意見領袖的智慧見解,對住房率「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產業夥伴有所啟發。#論壇召集人吳明駿

 

與談成員~

1. 觀光署應成立推動小組  協助業者導入AI全面轉型

蘇衍綸/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副所長

2. 台灣觀光產業導入人工智慧之愛恨情愁與攜手共創

劉喜臨/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教授

3. 人工智慧的巨大潛力  提升服務品質和顧客體驗

劉國成/亞洲大學行動商務系教授

4. AI觀光智慧島 提升台灣觀光產業創新競爭力

陳俊安/台南市觀光局前局長

5. 人工智慧在觀光旅宿業潛力巨大 是挑戰更是機遇

張琄菡/花蓮縣旅館公會理事長

6. 改善整體消費體驗 將AI應用於最基礎的服務溫度

江惠明/麗新旅館管理顧問總經理

台北101..jpg

論述全文(記者孫于茜採訪編輯/林淳寬攝影)

 

觀光署應成立推動小組  協助業者導入AI全面轉型

蘇衍綸/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副所長&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管理學院EMBA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兼任教授

 

隨著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快速發展,全球觀光業者積極導入AI和機器人(Robot)等新科技來進行服務的創新。例如,線上旅遊預訂平台Kayak使用語音助理機器人(Chatbot),提供航班最新狀況、登機門變更等資訊。樂天旅遊透過AI自動演算法,可以分析客人的興趣與喜好,進而判斷客人會喜歡的住宿類型、商品等。Expedia則利用AI演算法來分析機票價格以及飛行組合,以找到最優惠的價格組合推薦給消費者。

日本京阪巴士公司將機器人導遊引進其觀光巴士,機器人與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簡稱GPS)聯動,且車內配有免費無線區域網路,當靠近名勝古蹟時,機器人就會自動開始導播報旅遊資訊,同時車上平板設備也會同步顯示旅遊資訊。此系統能解決訪日遊客增加帶來的遊客多樣化和人手不足等問題,目前已在Sky Bus和其他6輛普通觀光巴士上引進機器人及通訊設備,並在京都市內的7條路線上試行。

Amazon 與美國萬豪國際集團合作,推出旅館版AlexaAlexa for Hospitality」,可以用來提供客房服務。例如詢問Alexa關於旅館資訊(游泳池開放時間、健身中心位置等)、要求住房服務或播放iHeartRadioTuneIn所提供的音樂、推薦旅館附近的餐廳以及協助旅館業者管控所有Echo 設施的管理系統、甚至為顧客打造個人化房間,像是控制燈光、恆溫器、百葉窗等室內裝置,目前率先在美國10 家萬豪酒店上線,整體上使用過的顧客都給予正面評價。Amazon為擴張市場未來會與不同旅館合作,量身打造旅館版Alexa,推薦旅客當地特殊景點和餐廳,以及提供飯店本身的特定資訊。為了消弭旅客的隱私疑問,旅館版Alexa 不會與亞馬遜共享旅客的語音資料,並會在房客辦理退房後清除資料。

為佈局5G AI智慧觀光商機,數位發展部數位發展署透過「地方文化特色整合5G應用與落地計畫」輔導嘉義15家觀光工廠共同打造「5G AI智慧導覽平台」,從AI導覽到5G體驗,透過AI智慧導覽機器人,遊客可以了解各家工廠的歷史背景、製程及產品等,深入地了解工廠的運作和特色,寓教於樂。AI隨身導覽可以提供遊客智慧自助的導覽體驗與多國語支援,除了提供年輕世代新的5G體驗,可以打破語言障礙,創造友善的國際觀光環境,服務海內外遊客。

隨著AI的浪潮,觀光工廠佈局AI互動,以虛實整合優化遊客觀光體驗,一次呈現嘉義人氣景點、觀光工廠、特色美食遊玩攻略,是觀光產業結合人工智慧的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未來交通部宜主動彙整行政院各部會資源,責成觀光署成立AI推動小組,督導六都及各縣市觀光主管單位協助觀光業者導入人工智慧,全面轉型創新,佈局AI時代契機。#

 

 

台灣觀光產業導入人工智慧之愛恨情愁與攜手共創

劉喜臨/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教授&

觀光政策創新普拉斯+研究中心主任

 

AI-人工智慧」在台灣觀光發展運用上,應該是一項不可逆的過程。在疫情期間,觀光產業受創,交通部觀光署透過「以訓代賑」的策略,協助觀光產業復甦、升級,其中,特別將「數位轉型」視為提升觀光產業競爭力的一項重要指標,依循「數位轉型」的三步驟:「數位化」、「數位優化」、「數位轉型」逐項推動。

 

回顧全世界遭逢疫情的同時,各國勠力推動「零接觸經濟」、「科技化發展」等,部分是為了要阻止疫情蔓延所造成人才荒及人力短缺的相關課題。在後疫情時代,當生活已經一切如常之時,作為服務業的龍頭的觀光產業,流失人力不再回歸產業所用,直接面臨人才短缺之衝擊,產業間大家會一直希望運用「智慧科技」來解決人力不足的窘境,這是一個良方,但非唯一的解方。如何善加利用「數位優化」與「人工智慧」來提升台灣觀光產業的競爭力?仍應思考下列數項推動重點:

一、  觀光產業發展的論述與感知再確認:科技化與人工智慧可望用來節省觀光產業的人力資源,但並非僅作為節省成本支出之用途,而是希望將這些節省下來的人力,轉移到更需要「溫度」(消費者接觸、體驗)的地方(工項),畢竟服務業是人與人互動的產業,「溫度」才是品質提升的重要元素,而非請消費者面對「沒血沒肉」的機器人(人工智慧)。

二、  旅遊體驗智能化升級:未來的觀光產業將不會是傳統大堆頭的旅行行為,小團體、個人化、客製化旅遊興起,強調「知識提供」與「客製服務」,每個個體將會有自己的興趣與想法,如何透過「個性化推薦」,以AI根據旅客的興趣和行為來分析,提供個性化的景點、餐廳、活動,再利用「智能行程規劃」提供給旅客自動行程的最佳路線,以優化時間及資源利用。

三、  不受語言限制的導覽解說:一項旅遊產品是否能夠動人,能夠持續發展除景點差異化與獨特性外更重要的是故事行銷(Story Telling),如何將故事傳達給消費者?這時候導覽解說即是重點。一位優秀的導遊(解說員)不必然具有優良外語(或多國不同語種)的能力,之前台灣欠缺相關新興市場語言(韓、泰、越、印、俄語等)的導遊,我曾經就提過這是個「假議題」,目前透過即時翻譯、A I驅動翻譯應用,可以協助導遊及旅客雙方克服語文障礙,提升溝通效率、增強旅遊體驗。

四、  不需眼見為憑之虛擬導覽:在強調永續觀光發展的過程中,不是每個地方(旅遊目的地)都需要將遊客帶到該處,有些情境可以透過AR(擴增實境)或VR(虛擬實境)的技術,讓遊客在實際前去參觀前先虛擬體驗、了解該旅遊目的地,其過程,亦可導入環境教育及行前注意事項解說,減少遊客對當地資源的破壞以及「過度觀光 Over Tourism」問題,這也是永續旅遊的表現。

五、  24小時隨時都可以得到答案之智能客服服務:消費者有時候是無法等待的(不是奧客,就是無法等),尤其在旅行過程中,希望能夠得到「即時」的回應,藉由「聊天機器人」客服系統可以24小時全時即時回應,也可以透過「自動化預約」簡化預定流程,讓遊客能夠輕鬆安排旅行過程中的食、宿、遊、購、行等各個旅遊元件。

六、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之數據分析與預測:旅遊目的地或觀光產業經營管理未來將朝向「精準化行銷」投入宣傳推廣資源,面對全球多變的市場「數據分析」就變得更為重要。透過大數據及A I分析能夠了解市場的趨勢,協助目的地或觀光業者制定更精準的行銷策略,尤其是針對需求預測部分,能夠精準預測其需求,提升資源配置效益,這也是節能減碳、永續觀光推動之一環。

在台灣觀光產業導入「人工智慧」的發展上,旅宿業已經有一定的成效,例如:自助入住與退房系統、智慧客服(機器人)引進、智能客服等,我們尚可借鏡國際間的成功案例再予提升:

一、  智能化客房服務,供需雙方連結之強化:Wynn Las Vegas在其所有房間內引入智能助手,消費者可通過語音指令控制燈光、溫度、電視和音樂,甚至可以訂購客房服務及周邊伴手禮等,這種智能化服務大大提升了消費者住宿體驗,並減少了人力需求,更重要的是透過後台大數據分析,可以更精確理解消費者入住的動態需求(亦可能發現旅宿業服務不到位之所在),滿足供(旅宿業)需(消費者)雙方的知識需要。

二、  動態定價,貼近市場:旅宿客房售價本是市場機制,我個人反對政府運用治理權利來干預市場,「市場之事,由市場自行解決」也就是由「消費者機制」制約(貴、CP值不高,消費者不選),政府應盡的職責應為「打擊取締非法旅宿、調解市場消費糾紛」,爰此,旅宿業更應透過人工智慧來掌握市場。InterContinental Hotels Group (IHG) 利用AI技術進行動態售價,根據市場需求、自身歷史數據和競爭對手價格,自動調整房價,這種方式幫助IHG最大化收益,同時確保價格競爭力。

三、  掌握消費者的尚方寶劍從數據分析開始:Accor Hotels使用AI分析消費者數據,進行精準化行銷。他們能夠根據消費者的行為和偏好推送個性化的優惠和活動資訊,這樣不僅提升了行銷效果,還增加了消費者的回訪率和忠誠度。

四、  開源節流之物流與供應鍊精準化:節約成本、避免浪費、控制成本、漸少無謂支出等乃是旅宿業經營管理及利潤極大化之不二法門,透過AI系統管控並進行「需求預測」預測物料需求,優化庫存管理,避免浪費和短缺,再以「自動化配送」技術優化配送路線和時間,提高物流效率。

誠如前述,台灣觀光產業導入智能科技已是不歸路,當然,有利基,也會有需要思考的問題。例如:在「數據隱私」上,如何確保消費者數據的安全和隱私並能遵守相關法規。在「技術成本」上,人工智慧的投入初期投資可能較高,應逐步導入,優先選擇ROI最高的項目推動。因導入AI技術的過程需要系統化的規劃和實施,建議業者從小規模試點開始,逐步擴展應用範圍,並持續優化和調整。最後是在「員工培訓」上,應提供相關培訓課程,「共識」是知識(科技)導入成敗的關鍵,尤其是資深員工的抗拒感如何克服,共同提升員工的技術能力和適應性。

人工智慧技術絕對能夠幫助台灣觀光產業業者提升運營效率、增強客戶體驗並落實業務成長。重要關鍵在於選擇適合自身需求的AI應用,並持續進行數據分析和優化,透過合理導入AI技術,相信台灣觀光產業將可在全球觀光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佔據領先地位。#

關鍵字:人工智慧、溫度、數位轉型、數據分析、精準行銷、永續觀光

 

 

人工智慧的巨大潛力  提升服務品質和顧客體驗

劉國成/亞洲大學行動商務系教授

 

人工智慧(AI)目前在各個產業中都蓬勃發展,觀光產業也不例外。在深入探討AI如何應用於觀光產業之前,先解釋何謂人工智慧。簡單來說,人工智慧就是利用電腦或資訊科學技術來幫助解決問題。雖然AI技術已經存在二、三十年,以前被稱為類神經網路,如今則稱為人工智慧。然而,為什麼AI技術在這幾年才得到廣泛關注呢?這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電腦運算速度的提升;第二,運算成本的下降。特別是GPU(圖形處理單元)技術的進步,使得AI變得更快速並逐步普及。

人工智慧到底如何幫人解決問題?這涉及到大數據(Big Data)運用。二三十年前,大數據並不存在,如今,大數據成為AI運作的基礎。電腦無法自主變聰明,需要大量資料加以訓練。舉例,如果要讓AI識別一隻狗,需要提供成千上萬張不同類型、顏色和動作的狗的照片,並告訴AI「這是狗」。通過不斷訓練,AI最終能夠準確識別出狗的圖片。這就是AI和大數據的關係。

在觀光產業中,AI應用非常廣泛。比如,遊客計劃出行時,通常會用手機或電腦查詢住宿、機票、景點等資訊。這些查詢過程中產生的數位足跡,就是大數據的來源。這些數據可以幫助企業了解消費者的偏好,從而提供個性化的推薦服務。此外,電子支付、社群媒體等也會產生大量數據,這些數據能夠用來分析消費者行為,優化服務。

在餐飲業,許多餐廳現在使用QR碼點餐系統,不僅提高了效率,還能收集顧客的點餐數據,分析哪些菜品最受歡迎,從而優化菜單。在住宿業許多酒店已開始使用AI提供服務,例如送行李、回答問題等。在台灣的某些酒店,AI能夠提供天氣預報、景點介紹等服務,提高了顧客滿意度。此外,日本的一些連鎖飯店,如APA酒店,利用AI來監控大眾浴池和休閒設施的使用情況,通過電視螢幕實時告知顧客這些設施的擁擠程度,方便顧客安排時間。這些應用都顯示了AI在提升服務品質和顧客體驗方面的巨大潛力。

未來,AI將針對不同專業領域進行更深入的訓練,從而提供更加精確和專業的服務。例如,在飯店業,AI機器人將更加智能化,能夠更快速和準確地回答顧客問題,提升服務質量。同時,AI在數據分析方面的應用也會更加深入,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消費者需求,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總的來說,AI的發展將推動觀光產業,更加智慧化和高效化。

對於一般的觀光產業勞工來說,最擔心的還是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取代。這是一個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發展,除了之前提到的進步,還有兩個關鍵問題會逐漸顯現:隱私和就業。

首先,隱私問題。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帶來了便利,例如你的飲食偏好、旅行習慣等都能被輕鬆掌握,這的確很方便。但同時,這也意味著我們的隱私變得更加透明,這是一個需要正視的問題。其次,是就業問題。許多人擔心未來的工作會被人工智慧取代,但其實不用過於擔心。即便是現在,人工智慧幫助我們處理了大量繁瑣的數據和任務,節省了大量時間和精力。這些本來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的工作,現在由人工智慧來完成,我們就能專注於更有價值的工作。舉例,觀光產業最需要的是溫暖的人情服務。你可以問問所有消費者,尤其是在颱風天的情況下,有些班機被延誤了,這時候出來面對顧客的絕對不會是機器人或人工智慧。如果是人工智慧來面對,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糕。所以,我們仍然需要有溫度的人來提供服務。

因此,觀光產業的工作者其實不用太擔心。人工智慧是幫助我們完成那些需要大量時間處理的事情,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提供更優質、更感動人心的服務。這些溫暖的服務是人工智慧無法取代的。總的來說,我們應該用正向的態度看待人工智慧的發展。它是來幫助我們,而不是要取代我們的工作機會。這樣的發展,能讓我們在觀光產業中提供更好的服務,帶來更多的感動和溫暖。#

 

 

AI觀光智慧島 提升台灣觀光產業創新競爭力

陳俊安/台南市觀光局前局長

 

隨著AI人工智慧技術的大爆發,AI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也逐步發展,然而在觀光領域相對緩慢,有其根本原因。這主要是由於觀光產業數據來源繁多而未整合、AI技術具有跨界專業性要求、觀光業界對AI的認知度不足、以及觀光業產值高而個體規模小,投入的成本與回報具不確定性等原因造成的。

因此,台灣要在全球觀光進行品牌突破和產業領先,邁向「AI觀光智慧島」,應全力推動觀光領域的AI普及應用發展,此有賴觀光公部門優先著力,主要在於「AI觀光資料庫平台」、「AI觀光創新研發」及「AI觀光教育培訓」等三大面向,促進AI觀光技術的開發、普及和應用,從而提升台灣整體觀光產業的智慧化發展。以下是當前AI觀光可推動的政策建議。

1、建置AI旅遊大數據共享平台

建立AI旅遊大數據平台,並納入國內風景區範圍內之電信數據庫,此為推動觀光智慧化的關鍵步驟。平台可收集和整合多方觀光數據,並向民間開放共享,支持資訊業者針對觀光領域進行AI工具的開發應用,並讓地方政府及民間業者可以分析旅客人數及行程模式大數據,從而進行精準的觀光市場分析和策略制定。這一政策可促進AI工具的發展,從而提升風景區管理、個性化推薦、人流量管理及市場行銷等效益,推動觀光產業智慧化發展。

2、建立AI自導式觀光解說平台

通常遊客透過導遊或景點解說員解說,抑或是透過使用導覽耳機或導覽App等工具,可以得知較完整的文化觀光資訊,然而多數散客並不容易在多數景點獲得影音解說資訊。隨著AI時代來臨,若能開發AI觀光導覽平台,公民營風景區或博物館方,皆將完整圖文資訊放入,AI工具即可快速製作多語言、多格式之語音、圖像或影音導覽資訊,再透過二維條碼生成,任何散客即可掃描獲得文化觀光資訊,如此觀光圖像及影音即可迅速呈現,實現個人式服務,將有助於提升國內外遊客的旅遊深度體驗。

當遊客可以利用行動裝置通過QR Code即時獲取景點導覽資訊、影音及多語言格式的宣傳資料,進一步結合擴增實境(AR)或虛擬實境(VR)技術也是可行,將為旅客提供更加生動和沉浸的旅遊體驗。AI自導式觀光解說平台的開發,有助於推動台灣成為全球友善自助旅遊國家。

3、建立AI觀光創新網絡及研發補助政策

建立AI觀光創新網絡或任務編組,致力於AI觀光政策推動及制定類似經濟部或數發部的民間產業研發補助計劃,此為推動AI觀光產業發展的必要措施,將可鼓勵AI技術在觀光產業的應用開發,促進智慧觀光進一步發展。

4、舉辦AI觀光產業培訓和工作坊

為提升觀光從業人員的AI應用能力,應全面開辦AI觀光培訓職場訓練課程,協助觀光從業者掌握AI技能。通過這些培訓,業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初階AI技術,從而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同時,選取部分公有景點和企業作為示範案例,展示各類AI技術在觀光旅遊的實際應用,這將有助於提高觀光產業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5、建置AI旅遊客服機器人模型

開發AI旅遊客服機器人模型,以現有的大語言模型(LLM)為基礎,可大幅提升觀光服務的即時性和便利性。AI旅遊客服機器人可以提供即時旅遊建議、行程規劃及解答常見問題,並開放給觀光行政部門及業者免費或付費串接。儘管目前面臨觀光資訊爬蟲專業性強、AI開發者市場誘因不足及觀光產業商用之開發優先度低等挑戰,但公部門若能推動這一開放模型,可以顯著提升台灣的觀光服務品質和競爭力。

6、推動AI智慧票務系統

AI智慧票務系統的開發對於觀光及交通產業而言至關重要。利用AI技術可以協助建立自動化定價機制,根據大數據建立國內旅客的行程模式和需求,提供自動化、個性化的票務方案。智慧票務系統透過數據分析來優化票務管理和預測旅遊趨勢,再結合交通部(台鐵)即將實施的二維條碼(電子)票券使用,可實現無縫購票與驗票流程、促進非假日及離峰時段之票務銷售,從而提升服務效率和旅客滿意度。智慧票務系統能夠顯著改善票務操作的便捷性,並為旅客提供更符合需求的票價選擇。特別在鐵路交通運輸及收費型園區博物館及藝文展演皆可導入。

AI工具導入各級產業已是全球大趨勢,筆者從「AI觀光資料庫平台」、「AI觀光創新研發」及「AI觀光教育培訓」等三大政策面向,提出上述六項AI觀光的政策性建議,主要著眼於公部門有足夠資源快速推進AI政策,讓台灣邁向「AI觀光智慧島」,提升台灣在全球觀光產業的創新和競爭力。

至於民間應用AI觀光工具的部分,包括觀光產業及圖文影音行銷規劃常用AI工具、簡易型AI旅遊客服開發、AI遊程規劃網站/App開發、AI語音即時雙向翻譯、AR/VR體驗導入、AI人臉辨識、AI人車潮監測管理、AI QR code應用、AI自導式解說系統、旅遊業安全無縫旅行(如團體成員GPS分享、行李箱追蹤App),都是目前民間可開發或應用的AI觀光資訊工具,未來有機會可以進一步探討。#

 

 

人工智慧在觀光旅宿業潛力巨大 是挑戰更是機遇

張琄菡/花蓮縣旅館公會理事長

 

在這個數位變遷飛速的時代,人工智慧(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各行各業,當然,觀光行業也難逃其影響。其實,AI進入觀光業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讓旅行變得更加輕鬆便捷。對於台灣的旅宿業來說,AI的引入不僅僅是數位轉型的一個新機會,更是解決當前經營困境的重要力量。

先說說智能旅店的設置。許多現有旅館面對的最大挑戰就是實體設備的成本問題。新開幕的旅館,如果在籌備階段就導入相關技術和設備,無疑會比已經運營中的老旅館,更容易達成高效的管理,並且能在節省人力上獲得優勢。至於那些難以進行硬體升級的旅宿業者,則可以考慮導入AI系統來提升客戶服務。例如,AI客服系統可以實現24小時的自動化服務,無論是處理預訂、解答問題還是處理投訴,AI都能提供即時且高效的支援,這樣不僅能提高顧客滿意度,還能大大減輕人力壓力。

說到成功案例,希爾頓酒店(Hilton)就是一個好例子。他們推出了名為“Connie”的智能機器人,這位機器人能夠解答顧客有關酒店設施及當地景點的問題。它利用AI技術增加理解自然語言的能力,顯著提高了顧客的體驗,也減少了人工回覆的時間和工作量。

除了智能客服,旅宿業還可以利用AI來建立一個完善的顧客數據庫。這個數據庫能幫助業者精確了解顧客需求,並制定未來的銷售策略。根據顧客的數據,業者可以設計更符合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從而進行更有效的銷售。

在前端銷售方面,AI技術也能大顯身手。它可以根據顧客的過往預訂歷史和網頁瀏覽偏好,提供個性化的推薦選項。通過分析社交媒體上的評論和帖文,AI可以識別熱門景點和趨勢,為顧客量身定制旅行建議。這樣一來,顧客在預訂過程中,不僅能找到理想的住宿,還能獲得相關的旅遊建議,大幅提升成交率。對於旅宿業來說,這是一個挑戰,更是拓展服務範圍的良機,了解顧客需求和旅遊趨勢變化變得至關重要。

從旅館經營來說,利用動態收益管理系統可以實時分析市場需求、競爭狀況和歷史數據,預測未來的旅遊趨勢。無論是演唱會、特殊活動,還是近期在網路上搜尋量高的熱門目的地,這些數據都能幫助業者及時調整策略和房價,以最大化收益並提升經營效率。

像瑰麗酒店(Rosewood Hotels)這樣的例子就是利用AI進行動態定價和個性化推薦。系統根據顧客的預訂行為和市場趨勢,自動調整房價並推薦符合需求的服務。這種大數據分析,已經成為許多旅宿業者調整房價的利器。

政府部門在推動AI進入觀光業的過程中,除了提供技術支持和資金補助外,建立一個整體的觀光大數據庫也是至關重要的。這個大數據庫可以展示台灣觀光的入境、出境趨勢以及旅客需求,同時也能用來進行人員培訓和提升。通過分享成功案例和最佳實踐,政府能幫助業者更好地理解AI技術的應用和效益,並提升對技術的積極性。最重要的,由政府制定相關標準和規範,以確保AI技術的安全和有效應用。

總的來說,人工智慧在觀光及旅宿業中的潛力巨大。政府部門與業者的緊密合作,不僅能推動技術的應用,還能為台灣觀光業的未來發展鋪平道路。這不僅是一個挑戰,更是一個機遇,等待我們去迎接。#

 

 

改善整體消費體驗  將AI應用於最基礎的服務溫度

江惠明/麗新旅館管理顧問總經理

 

旅宿業向來都被視為傳統服務業的代表行業之一,雖然許多同業不斷地追求館內設備的與時俱進,但在能源和人力上常有不必要的花費,而缺工現象更是糾葛萬千的產業難題。

隨著 AI 時代來臨,人工智能系統已經開始應用在飯店旅宿的層面,像是透過自動化系統連動,飯店可在客人進房前讓房間預冷;將不透光的窗簾拉開,讓旅客進房時就能感受明亮舒適的入住空間;房客在睡眠時,智能系統自動調控適宜溫度,讓旅客感受到貼心、舒適的服務,飯店亦可達到節能效益,由此可見,飯店自動化與智慧化的現況,已朝向雲端服務發展,這不但改變企業營運模式,甚至改變旅客的消費互動方式,其中,無人化、大數據、App 結合行動裝置,可預見未來 AI 智能系統在旅宿業中的相關採購、預算控管、智慧理房、智慧排班…等方面,都會有顯著的多面性運用,這些也都是正在發展的進行式走向。

當談到政府如何盤點台灣產業第一線的觀光業,AI 的數位轉型要從何開始,筆者認為身為同業我輩都會面臨三個課題和三項趨勢,這課題包含如何增加消費者客戶體驗、如何簡化自身內部作業流程使其更具效率、該如何賦能員工來增加生產力,而從這三個課題,便能看到觀光旅遊業 AI 應用的三大趨勢:語言智能翻譯、客製化個人體驗、更即時的智能客服諮詢。提供更精準的語意翻譯,甚至更加契合當地文俗語言特色,這將是國門向境外客開啟大門首要面臨的重點,而在行程規劃方面,依靠 AI 在大數據庫的應用層面,以消費者個人喜好為數據基礎,更能貼合旅遊消費者行為和市場差異化的需求,而數位整合客服、訂單系統、產品諮詢等更快速便捷的諮詢功能,就是針對國旅在價格和品質被國人詬病的痛點上,作為強化服務的當務之急。

總而言之,未來觀光產業導入 AI 智能會是什麼樣子,目前尚無一致的看法,政府部門除持續打造數位環境的友善建置、大數據分享應用於產業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也是觀光產業必須去思索的核心,那就是 AI 科技並非無所不能,如何加強改善顧客整體的消費體驗,將 AI 更妥善應用於飯店觀光產業最基礎的服務溫度,這才是以顧客和用戶為中心導向,也才是觀光業最具價值的運營服務思維。#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觀光論壇 的頭像
    觀光論壇

    臺灣觀光論壇 Taiwan Tourism Forum

    觀光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3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