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觀光的國旅空窗(台東日暉渡假村冠名贊助) 疫後觀光的國旅空窗(129)

 

引言:

農曆春節假期結束一個月,全台旅宿業住房成績陸續揭曉..許多景區業者的住房在初二到初四,這個傳統的當然滿房日一一摃龜,六到八成是最好看的帳面數字,更多的風景區則是創下15~20年來的最低住房紀錄..

 

國旅寒冬!這是多數媒體給這現象的直觀註解,部份媒體甚至以業者哄抬房價的必然報應下標調侃..這些景況果然就是寒天飲冰水,果然就是一顆老鼠屎..在笑罵由人扮演過街老鼠的此刻,我們找到解方對策可能才是上策!

 

為數不多的入境客集中北台灣,在疫情前就是日常!願意環島雨露均霑全台業者的陸客,在兩岸政治紛擾下,已從單純的商業行為變成攻防武器,主政者一天拿不出解方,這個以商逼政的認知戰,每兩年選舉就要重演一次..

 

因此,論壇129期,我們邀請清一色全台景區業者,實地瞭解疫後國門解封,在對岸遲不解禁陸客團來台,及交通部無法因應入境客集中天龍國,提出「智慧分流」有效配套政策下,這些偏鄉業者奮力抵抗國旅寒冬的故事..而令人憂心的是,更嚴酷的霸王級寒流還在後面!# 論壇召集人吳明駿

 

 

與談成員~

1.以更宏觀的觀光國策  提早迎來國旅春天

(江惠明/麗新國際管理顧問總經理)

2.增加兩岸善意  有助臺灣旅遊市場活絡

(柯經一/救國團總團部事業處處長)

3.疫後觀光國旅陷空窗  背後真相曝光

(張琄菡/花蓮縣旅館公會理事長)

4. 疫後觀光集中都會區  空窗解方首重分流

 (張積光/墾丁福華渡假飯店總經理)

5. 政府引導旅客分流  實現全域旅遊發展

 (梁哲凡/花蓮理想大地副董事長)

6. 疫後解封報復出國  飛出去的比飛進來多

 (鄭越才/台東日暉國際渡假村董事長)

129期.jpg

論述全文(記者孫于茜採訪編輯/楊文慶攝影)

 

以更宏觀的觀光國策  提早迎來國旅春天

(江惠明/麗新國際管理顧問總經理)

自國門解封後,旅遊產業評估台灣國旅會因國人瘋出境旅遊,而受巨大衝擊,然而政府不斷宣導整體旅遊產業,都偏於樂觀的趨勢。

 

根據交通部觀光署最新統計,2023111月觀光旅館業平均住用率為60.13%,一般級旅館則為47.99%,政府部門以上列數據跟2022年相比,表示比疫情前有增幅,政府再以來台旅客量能舉例,2023年整年度來台旅客人數有648萬餘人次,大約已逐漸恢復至2011年前水準,然而台灣的國旅景氣真的已經要復甦了嗎,答案當然是未必。

 

對台灣旅遊產業來說,無論是出境旅遊或國旅市場,都有非常直觀的顯性危機,在全球經濟通膨、物價逐漸飛漲的壓力下,出境旅遊將面臨高額的消費預算,且出境旅遊大都是計劃性旅遊,客群消費頻率較為固定,不若國旅在天數和預算上,都相對有更多的選擇彈性和機動性,而外國遊客來台人數尚不見有明顯成長,能為國旅加分的量能不夠多,最後國旅近幾年被國人所詬病的缺點,如同質性過高、差異性不明顯,城旅與景區的遊客量體不均差異逐漸拉大,以及偶有業者伺機抬價現象,都是國旅我輩同業所要面臨的嚴厲課題。

 

而國旅的空窗期,會有怎樣的現象差異呢?,就以台南整體的旅宿市場為例,從觀光局數據解析,在2023年觀光級旅館的最淡月與最旺月的整體總營收,差異有1,740,865,290元,一般級旅館的淡旺月差異高達3,194,720,770元,整體平均淡旺月住用率之差異則有23.37%的落差空間,以觀光著稱的台南市尚且如此,放眼全台在國旅空窗期的市場落差則會更大。

 

談到城旅與景區的國旅營收,在各地域性和季節性,營收表現都互有消長,但以城旅最具代表性的台北市,觀光級的城旅類型飯店來說,202319月份營收均值,每家飯店營收平均約23千萬至28千萬,然而同期的澎湖喜來登,卻有41千萬的表現,宜蘭的蘭城晶英更是高達10億營收,這反映出接下來,面臨如何能有效導流客群,展現各地的旅遊特色是非常重要的。

 

觀光回春還需時間醞釀,不會立即反彈,解封後國際客的回流不如預期,商務客銳減是關鍵之一,傳統國旅趨勢仍將以主題式的行程,如櫻花季、楓葉季等景區式主題,最受到旅客歡迎,但近幾年開始,入境的國外旅客和國內的年輕客群,已朝向選擇市場稀缺的主題、或非主流旅遊資源的主題性行程為主,像是司馬庫斯生態系、武陵櫻花百花季、阿里山林鐵歷史等,含金量高的特殊限量行程,逐漸炒熱起來,而不斷推陳出新的樂園造節、各縣市政府舉辦的非典型民俗慶典活動,也都是能從北部城旅客群,分流至各地消費的有效策略。

 

而最後,同業最關切的兩岸組團往來旅遊的問題,這絕對是政府單位必須趕緊解決的政治問題,根據交通部觀光署公告,20242月具辦理接待大陸人民來台觀光之旅行社名單,就至少有255家,至於大陸地區組團社名單,據陸媒報導第1到第6批加總則有311家,足見兩岸民間單位都希望,能儘速開放赴台赴陸旅遊,然而政治情勢時刻變化,取決於政策何時開放,當然也不只是兩岸,國旅聚焦日韓和新南向政策,都需要有更宏觀的地緣島鏈旅遊國策,才能讓國旅空窗能提早迎來春天。#

 

 

增加兩岸善意  有助臺灣旅遊市場活絡

(柯經一/救國團總團部事業處處長)

解封後,國門開放前,國旅市場有明顯的回溫,但是去年10月後,隨著各國陸續放寬入境限制,國旅市場也因國人出國旅遊的人數漸漸增多,而逐漸衰退,今年的跨年及春節感受尤其明顯。

 

就我所主管的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今年過年的住房,因為受去年有十天年假,而今年只有七天連假的影響,整體而言,除夕到初三住宿率,較去年同期提升8%,但初四到初五則衰退15%,南部的墾丁與外島的澎湖與金門,大約平均衰退2成,墾丁的衰退其來有自,因為民宿的大量增加,媒體又常報導,飯店及餐飲服務業的價格偏高,民眾評估到墾丁不如到國外划算,自然解封後,墾丁的吸引力就不強了,至於澎湖和金門跟折扣機票取得有關,今年關了復興和遠東兩家航空公司,航空票價也偏高,加上解封前民眾大都到這兩地遊玩,也是近來會衰退的主因。

 

當前國內入境客少,除了對岸不開放陸客進來外,過往主力的日本客人,因為日幣貶值,影響他們來台意願,應該增加相關誘因,或鼓勵國內社團與企業,多與大陸民間企業交流,邀請來台參訪,降低兩岸敵意,才能緩解區域緊張,讓外國人能夠放心來台旅遊,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兩岸目前只有臺灣組團送客去大陸,對岸因考量雙方官方氣氛不佳,遲遲未開放組團來台,我想音樂無國界,不妨請與陸方對得上話的國內領袖,說服大陸官方,例如「聲生不息」節目就是很好的啟發,能邀請大陸知名的青年歌手來台,與台灣的青年歌手交流開演唱會,製作節目在大陸播放增加交流,並開放大陸追星族組團來台,藉此先打開政治僵局,促進彼此友誼,另外邀請世界級的國際巨星來台演出,也可帶動台灣的觀光,例如新加坡政府就不惜重資,邀請泰勒絲前來開演唱會,結果造就5億星幣的經濟規模,湧入大量的外客。

 

台灣的觀光資源豐富,建議觀光局多利用抖音製作多國語言影片,傳播觀光訊息,吸引外國觀光客前來,或是鼓勵民間企業、組織,舉辦大型國際商展、賽會、學術交流及爭取國際會議,爭取更多客源,尤其是陸客鄰居,來活絡觀光,政府一定要用心在這一塊,有助於降低兩岸的緊張, 2015年的時候,曾最高有418.4萬陸客來,如今銳減不到一成,在在說明爭取陸客的重要性。#

 

 

疫後觀光國旅陷空窗  背後真相曝光

(張琄菡/花蓮縣旅館公會理事長)

2022年疫情解封、國門開放後,外交部申辦護照樓層和機場天天被遊客塞爆,至今這股「報復性出國潮」還在延燒。常聽到身旁朋友議論,出國旅費比國旅更划算,這正代表國旅已經陷入空窗期。民眾以為本土觀光旅宿業者,因為遊客爆量趁勢漲價,殊不知先前花蓮遇到久違的颱風登陸、玉里地震等天災,住房率應聲衰退2成。

 

身為花蓮在地旅宿業者,統計數字是最直接的證明。疫情解封後的2023年跨年演唱會,吸引追星族等遊客到東台灣迎接第一道曙光,當時花蓮住宿率達到85,隨後春節也有近8成的水準。到了2024年跨年,住宿率維持8成左右,春節假期平均卻下滑至不到5成!

 

寒假照理來說是旅遊旺季,然而相較於往年,今年寒假出現12成的落差,住宿率落在平日5成,僅過年初二到初四衝上75,因此整體平均下來,相關業者明顯能感受到還有很大的遊客缺口。目前花蓮平日住宿率僅保持不到4成,假日好一點大約56成,這些都是真實的情況,民眾隨時來都能親自體會,為何業者會形容國旅陷入空窗期。

 

根據交通部觀光署統計,上半年國內旅宿房價,花蓮較歷年多出7001000元不等。不過民眾有所不知,因上半年連假多,加上業者回報數字都是「營運總額」,沒有區分平日與假日,才會導致報表數字提升,讓民眾產生台灣旅宿房價很高的錯覺,造成國旅意願降低。但正是因為平假日來客率差太多,業者才不得不用價格去平衡。

 

交通部長王國材先前接受媒體訪問,坦言也在為國旅失衡傷腦筋,希望今年來台旅遊人次能突破1200萬人,恢復疫情前的榮景,屆時才能和國內旅宿觀光業者協商平穩房價。其實即便去年達成全年648萬的入境人次,但對於國際旅客的部分,花蓮旅宿業很難有感,因為選擇來花蓮過夜的還是以港澳、星馬散客為主,佔比約客流量8%

 

現在北高觀光景點外籍旅客大增,連九份攤商都增加了東南亞語種簡介。東部也張開雙臂歡迎外國旅客造訪,對於觀光署現在正推動外國人「金福氣遊台灣」補助方案,建議可以放寬限制使用條件,包含限定區域、限定時間,落實把外國客引流到雙北以外的都市,讓平日住宿率得以提升。

 

過去花東是陸客環島必經之地,目前因兩岸情勢關係,雙方往來旅遊受限,但相信政府會以台灣的利益做為優先考量。花蓮已經做好準備,從D-1801事業廢棄物再利用案開始,從自身做起,深化住宿體驗在內的每一個旅遊元素,要成為成為「永續旅遊」最佳典範。

 

花蓮擁有得天獨厚的大自然景觀,旅宿觀光業者均致力於提升品質,為了力抗國旅空窗期,業者也紛紛祭出附加服務,讓客人覺得「物有所值」。之後我們會跟縣府、中央更密切地合作,除了推廣活動外,也一併加強深度、在地的遊覽,要讓國內外遊客感受花蓮的全新價值。#

 

 

疫後觀光集中都會區  空窗解方首重分流

 (張積光/墾丁福華渡假飯店總經理)

疫情解封、出入境恢復通行,乍聽之下能為觀光產業、國內旅遊帶來疫後春天,但實際上國內旅遊表現卻不如預期,更顛覆疫情前的旅遊型態。

 

目前,國內觀光旅遊市場,相較疫情前,同期營運業績大約有兩到三成的衰退,最明顯主因,就是出國人數暴增;而地處國內風景區的觀光旅遊業者,更面臨旅遊屬性轉移的挑戰。消費者旅遊習慣自疫情開始,便逐漸養成停留在都會地區消費的習慣,延續至解封後,也更加顯示出旅遊地點的變化,而造成此現況的因素,不外乎房價落差。都會地區的旅宿業,在疫情期間皆以調低房價為主要策略,解封後也無太大差異,所以相比之下,位於都會地區的旅宿房價便宜許多。另外還有經濟衰退,對部分產業所帶來的影響,例如製造業。

 

觀光風景區,長期以來倚重連續假期帶來的旅遊人潮,所以連續假期的住房,更能明顯呈現地方旅遊的趨勢。自解封後,經歷幾次連續假期,像是跨年、春節,或是即將到來的清明連假,相較疫情前的連續假期衰退兩到三成,影響營運甚鉅。

 

承接前面論述,在國人旅遊屬性改變,加上入境旅客的旅遊地點選擇,國內觀光產業現況以都會型旅遊為主,所以北部的旅客量體較高,中、南部則次之;而受改變所帶來的影響程度,則以南部最為嚴重。

 

觀光產業無論是住宿、餐飲、休閒娛樂或者製造業等,業者皆須自我提升品質為根本之道,但對於分流旅客還是需借助政府機關的幫助,所以,第一就是尚需政府加強宣導風景區的特性、第二,就是建議各地政府機關協助輔導產業的價格機制,以改善旅遊產業價格亂象、第三,在人力、電力等營運成本齊漲的背景之下,建議政府機關分別針對地區推動減免、補貼或獎勵政策來舒緩國旅業者困境。

 

至於兩岸目前只有臺灣組團送客去大陸,對岸是否該對等組團來台?我認為考量目前國內政策,預期短期內,應不會有因應大陸觀光客組團來台的策略;但對於有益於國內旅遊的政策,皆保持樂觀期待,未來也將盡力配合。#

 

 

政府引導旅客分流  實現全域旅遊發展

 (梁哲凡/花蓮理想大地副董事長)

疫後解封開放台灣島內觀光旅遊後,營運現場出現了一些觀察現象。首先,旅遊業者紛紛推出優惠方案以吸引遊客,例如折扣價格、套裝行程等,以刺激消費和提振市場信心。其次,觀光景點和熱門旅遊區域出現人潮爆棚現象,尤其是假日和節假日更是如此,造成交通擁擠和景點擁擠情況。這也引發了一些安全和管理上的挑戰,例如需求管理、交通管制等。此外,島內旅遊的興起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包括飲食、住宿、交通等,進一步推動了當地經濟的復甦。然而,人力服務在疫情期間大量流失,並沒有完全到位,導致服務品質下降。總的來說,疫後解封開放台灣島內觀光旅遊呈現了活力和機遇,但也需要在管理和人才到位上,加以重視和招募培訓。

 

解封前後跨年日住房率仍保持在89成左右。春節期間雖維持在平均89成左右,但受國人出國旅遊影響,須因應市場機制調整價格。影響較劇則為暑期期間,以112年暑期住房率為例,較往常減少23成。針對國旅平均住房還是集中在六日的旅遊形態,東部更為明顯。不過北部還是佔優勢,住房和平均房價也是比較好。

 

疫情後,國際入境觀光客集中在大台北都會區的現象,反映了觀光資源分配不均和行程規劃的單一性。為了促進旅客,分流到全台灣各地二三線偏鄉小鎮,需要採取多方面的因應與規劃策略。首先,政府可以通過宣傳推廣全台各地的獨特文化、自然景觀和特色活動,加強對偏鄉小鎮的宣傳力度,提升其知名度和吸引力。這包括舉辦地方文化節慶、推廣特色美食和手工藝品等。其次,建立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和便捷的交通連接,使得偏鄉小鎮更加容易到達。加強公共交通系統的規劃和改善,增加班次和航線,降低旅客前往偏鄉地區的交通成本和門檻。再者,鼓勵和支持當地企業和社區開發旅遊產品和服務,提升偏鄉小鎮的接待能力和服務水準。透過培訓和補助,幫助當地業者提升對國際旅客的接待能力和英語溝通水平。

 

最後,加強旅遊路線的多樣性和個性化定制服務,鼓勵遊客探索偏鄉小鎮的獨特魅力和景點。結合資訊科技手段,提供更加豐富、便捷的旅遊資訊和導覽服務,引導遊客深度體驗當地文化和生活方式。總的來說,通過政府引導、基礎設施建設、產品開發和服務提升等綜合措施,可以有效促進旅客分流到全台灣各地二三線偏鄉小鎮,創造更多的旅遊商機,實現全域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兩岸目前僅允許台灣組團送客到大陸觀光,而對岸卻無法對等組團來台灣觀光。這種不對等的狀況,一方面限制了台灣旅遊業的健康體質發展,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台灣作為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對岸若能對等組團來台灣觀光,將帶來多重益處。首先,台灣作為一個多元、美麗、充滿魅力的旅遊目的地,將吸引更多大陸遊客前來,促進台灣旅遊業的繁榮發展,創造就業機會並提升地方經濟。其次,增加對等組團來台灣觀光的渠道,有助於兩岸人民的交流與了解,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和互信,有助於緩和兩岸關係,促進和平發展。此外,允許對等組團來台灣觀光也有助於推廣台灣的文化、特色和價值觀,增進國際間對台灣的認識和理解,提升台灣的國際形象和地位。

 

然而,對岸是否開放對等組團來台灣觀光,涉及到政治、安全和經濟等多方面的考慮和因素。雙方應以開放、包容的態度,通過對話和協商,妥善解決存在的問題和矛盾,共同促進兩岸旅遊業的健康發展,實現互利共贏的局面。#

 

 

疫後解封報復出國  飛出去的比飛進來多

 (鄭越才/台東日暉國際渡假村董事長)

疫情趨緩,國門解封,旅宿業原預期可以掀起一波「報復性旅遊」商機,但是旅遊人潮不如預期,看到的反而是「報復性出國」,國人蜂擁出國旅遊,業者感嘆「飛出去的遊客,比飛進來的人多」,尤其台灣開放國門的時程較晚,外國觀光客也不見進到台灣,旅宿業在解封後的生意沒比以前好,反而比疫情期間生意更慘。 隨著全球疫情趨緩,各國出入境旅客人數逐步成長,加上國門開啟,臺灣觀光正式進入後疫情時代,因應防疫旅館退場,全國旅宿業有轉型的迫切需求,也亟需恢復國內觀光榮景,重新迎接國內外觀光客。

 

在疫情這幾年,旅遊觀光是最受衝擊的產業之一,不論是出國、國內旅遊或是來台旅遊的遊客數皆大幅減少,也使國內業者收入大幅縮水,並面臨缺工及虧損關門局面。國人旅遊在景點選擇上,基本上以到「南部」或「東部」地區旅遊最為熱門,高收入的家庭有更傾向前往東部的趨勢,以花蓮、台東與宜蘭地區熱點,其中花蓮與宜蘭的部分,更是比整體平均高出10%以上。疫後許多國人因考慮國內旅遊支出大,及疫情前多數都已前往國內景區多次旅遊,民眾旅遊開始考慮出境前往日本及東南亞等國觀光消費。

 

至於國內旅宿房價調降有限,始因營運成本等因素持續上漲 針對旅宿業平均房價上漲原因,推估為各項原物料價格上漲,另每月基本工資亦逐年調升,除此之外國內缺電導致電價成本逐步調漲,亦推升旅宿業經營面向包含住宿、餐飲及其他休閒設施之營運成本大增。

 

現行政府補助旅宿業缺工『人力荒』只能短期治標,長遠之計因台灣人口負成長,步入高齡化,籲請政府開放觀光產業移工,雖說政府針對旅宿缺工,現行皆有針對業者及勞工的個別補助方案。這非問題根本所在,主因在台灣產業結構已轉型,年輕人不願意做基礎的勞務工作才是問題所在。開放『觀光產業移工』勢在必行,也是業者迫切的解決之道,期盼政府能當機立斷,解救觀光產業的長期缺工的危機,解決國內觀光旅館缺工及降低營運成本,台灣未來觀光才有永續經營希望。

 

因民眾開始一窩蜂的出國,將會影響臺灣人國內旅遊市場,而臺灣在觀光經濟的政策發展,在後疫情時代亦應積極的展開規劃,民眾可參團前往各國家旅遊,政府以疫情及對等開放為由暫停組團赴陸,兩岸所陷僵局不是辦法,陸方不動,至少我方可先開放組團赴大陸旅遊,先讓國內旅行社有生意可做,政府主管單位至今不願解除,讓旅遊業相當不耐,旅遊業抱怨許久,組團業界也出現反彈,呼籲政府盡快逐步展現善意,開放陸客來台,或先釋出善意,讓國人能組團赴陸,應可帶動全臺灣各地旅遊相關產業的繁榮,同時也能帶動整體觀光市場經濟的復甦,預期成效將可顯著。

 

 

觀光政策應跨部會整合,由經濟效益分析可以看出,推動觀光旅遊,絕非單一政府部門的執掌,需要相關部門密切整合才能發揮功效。而且隨著旅客需求的改變,觀光旅遊的行程也逐漸多元化,因此政府更需要較長期的觀點,規劃可以推動台灣具有潛力的產業,例如醫療、文創等產業。吸引國外旅客至國內旅遊消費,創造臺灣觀光商機,國內觀光旅遊市場,今後也應走向精緻化與深度旅遊行銷,讓外國遊客體驗在地不同的文化特色,同時觀光業者及政府主管部門應持續投入經費檢討交通道路規劃改善景區設施,鼓勵旅宿業打造友善、智慧服務空間、及提升服務品質,提供旅客優質住宿環境以提升旅宿業國際競爭力,在新的一年開始,能更好地迎接遊客和業務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觀光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41) 人氣()